純水
純水是指既將水中易去除的強電介質去除,又將水中難以除去的硅酸及二氧化碳等弱電解質去除至一定程度的水。純水的含鹽量在1.0mg/L以下,電導率通常小于20μs/cm。
超純水
超純水又稱高純水,是指將水中的導電介質幾乎全部去除,又將水中不離解的膠體物質、氣體和有機物均去除至很低程度的水。超純水的含鹽量在0.1mg/L以下,電導率小于0. 1μs/cm。
純水和超純水除了對含鹽量或電導率有嚴格要求外,對水中各種金屬離子含量,有機物含量、微粒粒徑及數量和微生物數量也有嚴格指標限制。
蒸餾水
蒸餾水是將原水加熱汽化,再將蒸汽冷凝成的水稱為蒸餾水。一般蒸餾水電導率為10μs/cm左右,將一次蒸餾水再次蒸餾得到二次蒸餾水,多次蒸餾得到多次蒸餾水,電導率可降至很低達1.0μs/cm左右。
原水
原水:是指未經過處理的水。從廣義來說,對于進入水處理工序前的水也稱為該水處理工序的原水。例如由水源送入澄清池處理的水稱為原水。(自來水、河水、地下水)
軟化水:是指將水中硬度(主要指水中鈣、鎂、NA離子)去除或降低一定程度的水。水用(IONRESIN)色可賽思樹脂軟化過程中,僅硬度降低,而總含鹽量不變。
硬水、軟水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見到水壺用久后內壁會有水垢生成。這是什么原因呢?原來在我們取用的水中含有不少無機鹽類物質,如鈣、鎂鹽等。這些鹽在常溫下的水中肉眼無法發現,一旦它們加溫煮沸,便有不少鈣、鎂鹽以碳酸鹽形成沉淀出來,它們緊貼壺壁就形成水垢。我們通常把水中鈣、鎂離子的含量用“硬度”這個指標來表示。硬度1度相當于每升水中含有10毫克氧化鈣。低于8度的水稱為軟水,高于17度的稱為硬水,介于8~17度之間的稱為中度硬水。雨、雪水、江、河、湖水都是軟水,泉水、深井水、海水都是硬水。
硬水的硬性又可以分為2類
1、暫時硬性:由碳酸氫鈣和碳酸氫鎂引起的硬性叫做暫時硬性。因為這兩種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度較大,但是不穩定,受熱分解,因此在燒開水的過程中就會分解,變成沉淀,這就是開水壺中的水垢。
2、永久硬性:是由氯化鈣、氯化鎂、硫酸鈣硫酸鎂等物質引起的硬性,這些物質比較穩定,在加熱時不發生分解,一般燒開水時不產生水垢,但是這些物質溶解度不大,有的是微溶,所以蒸發大量的水時也會結垢。
一般的硬水都包含著這兩種硬性。
有些鈣、鎂離子含量很高的水卻不見有水垢生成,這是因為這些鈣、鎂離子以氯化鹽形式存在,它們是可溶的,所以在加熱時并不能沉淀出來。
水的硬度對日常生活影響是很大的。如水的硬度大時洗衣服不起泡;旅居異地因飲水的硬度不適應可出現水土不服的癥狀;壺內結水垢會使壺的導熱性下降;工業鍋爐的水垢可引起爆炸事故。所以,生活和工業用水均應適當控制水的硬度。常喝軟水(純凈水)容易得心腦血管疾病,常喝硬水(礦泉水)容易得腎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