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滲透膜污染
1、反滲透膜膜性能的損壞,而造成膜污染
(1)聚酯材料增強無紡布,約120μm厚;
(2)聚砜材料多孔中間支撐層,約40μm厚;
(3)聚酰胺材料超薄分離層,約0.2μm厚。
根據其性能結構,如滲透膜膜性能損壞有可能有以下幾點原因:
(1)新反滲透膜的保養不規范;
(2)保養符合要求下,貯存時間超出1年;
(3)停運狀態下,反滲透膜保養不規范;
(4)環境溫度在5℃以下;
(5)系統在高壓狀態下運行;
(6)關機時的操作不當。
2、水質變化頻繁而造成膜污染
原水水質同設計時的水質有變化,使預處理負荷加大,由于進水中含無機物、有機物、微生物、粒狀物和膠體等雜質增多,因此膜污染機率增大。
3、清洗不及時與清洗方法不正確而造成膜污染
在使用過程中,膜除了性能的正常衰減外,清洗不及時與清洗方法不正確也是導致膜污染嚴重的一個重要因素。
4、沒有正確投加藥劑
復合聚酰胺膜在使用中,因為聚酰胺膜耐余氯性差,在使用中沒有正確投加氯等消毒劑,加上用戶對微生物的預防重視不夠,容易導致微生物的污染。
5、膜表面磨損
膜元件被異物堵塞或膜表面受到磨損(如沙粒等),此種情況要用探測法探測系統內元件,找到已經損壞元件,改造預處理,更換膜元件
對膜進行清洗
盡管料液經過各種預處理措施,長期使用后膜表面還可能產生沉積和結垢,使膜孔堵塞,產水量下降,因此對污染膜進行定期的清洗是必要的。但反滲透膜系統不能等 到污染很嚴重后才來清洗,這樣將會增加清洗難度,也使清洗步驟增多和清洗時間延長。要正確地把握清洗時機,及時清除污垢。
(1)清洗原則:
了解當地水質特征,對污染物進行化學分析,通過結果分析,來選擇最佳的清洗劑和清洗方法,為特定的給水條件下找出最佳方法提供依據;
(2)清洗條件:
A、產品水量比正常時下降5%-10%。
B、為保證產品水量,修正溫度后的供水壓力增加10%-15%。
C、透過水質電導率(含鹽量增加)增加5%-10%。
D、多段RO系統,通過不同段的壓降明顯增加。
(3)清洗方法
先進行系統反沖;
再進行負壓清洗;
有必要的情況下進行機械清洗;
再進行化學清洗;
有條件的可以超聲清洗;
在線電場清洗是一種很好的方法,便價格昂貴;
由于化學清洗效果比較好,其余方法有些不容易實現,而各供應商提供的藥劑雖名稱及使用方法不盡相同,但其原理大致相同。
(4)清洗步驟如下:
清洗單段系統:
A、配置清洗液;
B、低流量輸入清洗液;
C、循環;
D、浸泡;
E、高流量水泵循環;
F、沖洗;
G、重啟系統。
針對特殊污染物清洗有:清洗硫酸鹽垢、清洗碳酸鹽垢、清洗鐵錳污染、清洗有機物污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