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太空是最早使用RO反滲透技術的地方,因為反滲透技術能將宇航員的尿液回收凈化成純水,解決了宇航員在太空的飲水問題。后來人們發現反滲透技術能夠將水中的重金屬、農藥、細菌、病毒、雜質等徹底分離,就將此技術廣泛應用于凈水領域。
那么多的反滲透膜種類,我們到底該怎么選型呢?決定選用哪個系列的反滲透膜應該根據最終用戶對脫鹽率的要求,對運行壓力的要求,對污染速度和清洗頻率的要求以及進水的水質來確定。
苦咸水膜主要是針對井水、河水、湖水和工業廢水為源水水質,針對污染程度更高的水,使用抗污染膜更能減少反滲透膜化學清洗頻率,降低操作成本。超低壓膜則更多的適用于中小型純水系統,有效的節省泵,管道和壓力容器的成本,在較低的操作壓力下,仍然可以具備高脫鹽率的性能。超純水膜則更多的應用于高純水、超純水系統,對微量元素的去除率更有優勢。海水淡化膜主要應用于海水等污染程度更高的水質。
下面,系統的總結一下關于反滲透膜的選擇:
1、反滲透膜的脫鹽率和透鹽率
RO反滲透膜元件的脫鹽率在其制造成形時就已確定,脫鹽率的高低取決于反滲透RO膜元件表面超薄脫鹽層的致密度,脫鹽層越致密脫鹽率越高,同時產水量越低。
反滲透膜對不同物質的脫鹽率主要由物質的結構和分子量決定,對高價離子及復雜單價離子的脫鹽率可以超過99%,對單價離子如:鈉離子、鉀離子、氯離子的脫鹽率稍低,但也可超過了98%(反滲透膜使用時間越長,化學清洗次數越多,反滲透膜脫鹽率越低)對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機物脫除率也可過到98%,但對分子量小于100的有機物脫除率較低。
反滲透膜的脫鹽率和透鹽率計算方法:
RO膜的鹽透過率=RO膜產水濃度/進水濃度×100%
RO膜的脫鹽率=(1–RO膜的產水含鹽量/進水含鹽量)×100%
RO膜的透鹽率=100%–脫鹽率
2、反滲透膜的產水量和滲透流率
RO膜的產水量——指反滲透系統的產水能力,即單位時間內透過RO膜的水量,通常用噸/小時或加侖/天來表示。
RO膜的滲透流率——也是表示反滲透膜元件產水量的重要指標。指單位膜面積上透過液的流率,通常用加侖每平方英尺每天(GFD)表示。過高的滲透流率將導致垂直于RO膜表面的水流速加快,加劇膜污染。
3、反滲透膜的回收率
RO膜的回收率——指反滲透膜系統中給水轉化成為產水或透過液的百分比。依據反滲透系統中預處理的進水水質及用水要求而定的。RO膜系統的回收率在設計時就已經確定。
(1)RO膜的回收率=(RO膜的產水流量/進水流量)×100%
(2)反滲透(納濾)膜組件的回收率、鹽透過率、脫鹽率計算公式如下:
反滲透膜組件的回收率=RO膜組件產水量/進水量×100%
反滲透膜組件的鹽分透過率=RO膜組件產水濃度/進水濃度×100%
4、反滲透膜的型號
進水TDS≤1000ppm可選用超低壓膜元件進水;
3000ppm≥TDS≥1000ppm可選用抗污染膜元件進水;
TDS≥3000ppm可選用苦咸水淡化膜元件;
進水TDS≥5000PPM可選用海水淡化膜元件。
5、反滲透膜的產水量
一般情況下,產水量<4T/H的反滲透設備多選用4040膜元件;0.25噸/小時反滲透設備,選擇4040的膜為1根,0.5噸/小時的2根,1噸/小時反滲透4根,以此類推;產水量≥4T/H的反滲透設備多選用8040膜元件;8040膜元件大概為1噸/小時,4噸/小時的反滲透設備就選擇4根8040膜元件。
脫鹽率和產水量的下降是反滲透和納濾系統中最常見的故障,膜元件進水流道的堵塞并伴隨著組件壓差的增加是另一類典型的故障,如果脫鹽率和產水量較平緩地下降,這就表明系統存在正常的污堵,它可以通過恰當和定期地清洗來處理。而快速或突然的性能下降表明系統有缺陷或誤操作,盡早采取相應的糾正措施十分必要,因為任何的拖延處理將會喪失恢復系統性能的機會,同時也會出現極低的產水量和極高的產水含鹽量TDS。